远见分享会 | 创业是门选修课,选上的话就别退了

 

· 互动分享会

作者:汪怡欣

 

未来已经渗透在当下你我的生命中——只是它还未均匀地完整降临。

(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威廉·吉布森

 

这似乎是一个创业者也可以上热搜的时代。我们将有共鸣者奉为干货,无共鸣者鄙为鸡汤;我们感慨马云35岁创业是大器晚成,也羡慕Alexandr Wang (Scale AI创始人,公司现估值70亿美元)19岁从麻省理工大学(MIT)辍学创业是后生可畏。

很多创业经验无法复刻,是因为难以找到一个支点,将这些经验嫁接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来。远见分享会带大家走到这些光环的背后,对话风险投资人和创业者。我们和几位窥探过稍稍多一些人生风景的先行者聊了聊,发现创业不再遥不可及;希望远见奖学金获得者和读者们在设计自己人生的时候,将创新、创业纳入一条可能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若你们能够从当下开始思考这些问题,那么当机会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你不至于因为认不出她,抑或战战兢兢、欲言又止,而与她擦肩而过。

斯坦福大学教授、斯坦福人生设计实验室总监比尔·博纳特在TED演讲中聊到:在生活中,我们会被传授很多心理学上称之为“无效的想法”——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站不住脚的论调。这些论调让人们战战兢兢、怯于尝试;耳熟能详的有如下几个:

  • “你的热情在哪里?” 
  • “如果在这个年纪你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简直太晚了!”
  • “你有做到最好的自己吗?” 

稍加推敲,这些论调即可被瓦解。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研究显示,在被试者中,80%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在哪里,又或者有太多的热衷的事情而不知道从何下手。再者,什么叫做太晚了?难道生命是赶班车?再或者,“最好”的自己由什么来定义?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希望你先将这些无效的焦虑抛之脑后;笔者愿此文是这些问题的反义词:杜绝先知式的反问,只求以实例启发 —— 启发你对人生的设计。

你能在不被理解中坚持多久?

初次见到Monica Xie,给人的感觉是大气、谦和、从容。Monica在经纬创投工作,笔者觉得她的人生履历更像是一次次跳出局部最优,索求全局最优的算法。一次次挑战从未涉足过的崭新领域的她,拥有踏出舒适圈的魄力,也有大扭矩爬坡的耐力。

愿你习惯于上下求索,不退课。

从0到1,从1到N

质变vs量变,本身并无孰优孰劣;因为,行业需要带来爆破式发展的人才,也同样需要推动其稳步上升的人才。只不过,创业更贴近前者的定义;这也就决定了创业vs就业,是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方式,其决定了你需要积累什么样的人脉。

正如同创作《蒙娜丽莎》和临摹这幅画作,是完全不同的过程。教育体系致力于打磨学生“从1到N”的能力,其原因是,从1到N的能力能够通过临摹范本来获得。然而从0到1,确是缺失可供临摹范本:教育无法植根于真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能力不可习得;从0到1的能力,需要判断力与非共识;屡次将自己放置于舒适圈之外,是习得这种能力的极佳方式。

辞去四大会计事务所的优越职位,只身赴北卡罗来纳大学攻读MBA;转战全新的风险投资行业,再到任职硅谷初创公司AiFi商务拓展总监、亚马逊云服务高级经理;继而投身经纬创投,带领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的早期投资:Monica Xie用亲身经历诠释了踏出舒适圈的魄力和大扭矩爬坡的耐力。

在攻读MBA期间的暑期实习,资历优异的Monica自然而然地顺利拿到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的会计工作机会;然而对风险投资行业产生浓厚兴趣的Monica,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这份令人羡慕的聘书。这意味着,Monica需要重新投递简历,申请暑期实习;此时,距离暑期实习开始,仅有一个月的时间。雪上加霜的是,当她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学校老师之后,甚至遭到了学校职业发展中心的公开批评邮件。但也恰是这个大胆的决定,成为了Monica从金融行业转向科技创业公司的拐点。

故事不止于此,在亚马逊云服务担任初创公司高级商务拓展经理的Monica, 于今年一月做出了又一个大胆的决定,携带着她在硅谷初创公司和风险投资机构工作的丰富经验,回国加入经纬创投,且待她撰写绚丽的下一章。

你能在不被人理解的路上坚持多久?Monica问。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在寻找质变和突破舒适圈的过程;那些最艰难的决定,往往是正确的决定。 

 

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往往是感性的

优秀的决定大多不是仅以理性思维为主导的。这源于丹尼尔·戈尔曼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榜者《情商》一书中陈述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人类大脑中的基底神经节调用你所有的过往经历,从而归纳总结出一个决策对你产生的情绪反馈。然而,这个部位与人类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前额叶模块并没有任何神经元连接;它仅仅与消化道和边缘系统连接。这就是为什么,直觉(gut feeling,英文直译为“肠子、消化道的感觉”)是大多数优秀决策的驱动力。

“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往往是感性的。” Monica如是说。先向内求,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比如,有什么别人觉得困难的事,而我却很享受?对于Monica来说,这种快乐的体验来源于,在凌晨一点回到家之后,打开电脑开始给自己经营的微信公众号“M小姐研习录”(ID: MissMStudy)撰文,长期跟踪、分析硅谷创业、投资领域的动向。从事创投事业,亦是她兴趣的具象化映射。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知识,于自身、于社会都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因为,内卷是一次从1到N的层面的交通堵塞。拥有独特、非共识知识的人,从0到1的先行者,不会被堵塞在这条路上。

我们和创业者聊了聊底气:大不了再做一个公司

刘涛是妙盈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2018年入选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2018 Forbes Asia 30 Under 30)。刘涛的坦诚、睿智和启发式的问答,让笔者感受到成功创业者无可挑剔的态度和才华,也自省这些特质已植根于你我。愿我们在实践中刻意加以磨炼和强化,终身学习、创新。远见导师Monica Xie对话刘涛先生,站在里程碑处,回顾一路上的惊喜、惊吓和征服。

愿你勤积淀,动善时,不退课。

Monica: 聊聊你的故事,你是怎么一路走来开始创业的?什么是临门一脚的事情,让你开始创业的?

Tao: 好像不存在一个特别临门一脚的事件,让我决定开始创业。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你的脑子里一直想做一件事,所以一直在积累和寻找一个机会;等机会来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开始创业了。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本身就非常喜欢计算机开发,同时又兴趣比较广泛,有关注金融和炒股;所以当时就萌生了想法,能不能用计算机来帮我炒股,于是就开始做量化交易的软件;那时候就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就是自己可以做成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是能赚钱的。毕业之后就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再加入硅谷的创业公司工作了四年,期间也一直观察初创公司的运营方式。在工作的某个点,确实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好像很多事情,我自己也能做,也能覆盖大部分;这个时候,我觉得已经准备就绪了。所以简单来说,没有一个转折性的奇点时刻特别重要,促成了我创业这件事情;而是一直有一个想法,然后不停地实践, 往这个想法上去靠。

Monica: 你在创业的过程中,最有成就感和最艰难的时刻,分别是什么样的?

Tao: 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有第一个客户购买我们产品的时候;因为这是第一次感受到,有人愿意为我们的想法买单。下一个也很兴奋的时刻是,之后有更多的、大量的客户为你买单;而这种成规模起来的过程,恰恰是你预计到的;所以不同阶段都会有让你非常兴奋的事情。比较艰难的时刻,是涉及到价值判断的时候;对人的事情要比技术更难。

Monica: 在最艰难的时刻,会有想放弃的念头吗?

Tao: 好像没有。可能被社会的毒打还不够(笑)。随着你公司变大,你的责任也在变大;如果你的公司是几千人几万人,你的一个决策失败了,那么这几万人都要失业去找工作。所以你只能把这件事情不停地做下去。

Monica: 创业的这几年,对创业本身或者你所做的事情的想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Tao: 想法更加开放了。创业初期可能让你有非常多情绪波动的事情,比如说一个员工离开了,或者一个客户没有成功签下来;后来慢慢会感受到,没关系,都可以解决的。最差的情况,大不了再做一家公司嘛(笑)。

Monica: 现在回头,你会对刚开始创业的自己说什么?

Tao: 我觉得就让他再去走一遍好了。即便回到当时的时间点,无论我跟当时的我说什么,他都会去创业的。即便我告诉他,之后会犯很多错误,但是夏虫不可语于冰:如果他没有犯过这种错误,他可能也并不能理解。所以其实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你做很多行为,然后升级自己的认知,然后再用认知改变你的行为。

设计你的人生:愿你把梯子架在有效的那面墙上 

如果梯子没有被架设在正确的那面墙上,那么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只会愈快地让我们到达一个错误的目的地。

 ——史蒂芬·柯维

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比喻过,“效率”(efficiency)衡量的是一个人爬梯子有多快;而如果梯子没有被架在有“效能”(effectiveness)的那面墙上,那我们只会愈快地与目的地愈行愈远。设计人生的过程,亦即架设梯子的过程。

愿此次创新创业分享会,成为你设计人生的启程点;愿学员们拥有踏出舒适圈的魄力,且行且积淀的敏锐,和把握时机的自信。

以Monica的寄语结束本文:“我不祝你一帆风顺,但我祝你乘风破浪。

(结束影片为Elon Musk的访谈:回忆SpaceX濒临资产耗尽,做最后一次可回收火箭发射实验的时候)